不曾老去的故事——那年支教,西藏回忆

张星烁

 

你可曾仰望高原纯净的星空,安然入梦。你可曾脚踏雪域淳朴的大地,放空心灵。我曾无数次回忆起那片纯净的天空,那块淳朴的土地,那群孩子的笑脸,和那段不曾老去的故事。

 

编者按:

我院2017届本科生、2021届研究生张星烁,响应祖国号召,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,到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支教一年。今天,星烁在即将完成3年硕士学业的时候,重新回忆这段经历,即是对自己的纪念,也是对后来者的激励。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段不老的故事。

 

第一部分:

奉献青春,报效祖国,是当代青年的荣耀。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,是青科材料学子的不懈追求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西部计划为当代青年铺设了一条坚实的前进道路,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一项意义非凡的选择。  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,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奔赴基层岗位,在乡村田野,在贫困山区,在西部边疆,大展宏图,抛洒热血。

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支教任务,2017年初,青岛科技大学第19届研支团成员在崂山区育才学校开展了教学实习。同年6月,完成本科毕业答辩的我,告别了美丽的校园,告别了四年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,收拾行囊,整装待发。长长的铁路连接着海岸与雪山,在火车的呼啸声中,一幅崭新的人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
第二部分:

少年不畏世事艰,立志报国气如山。一壶浊酒三尺剑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两千余名志愿者欢聚一堂,牢记任务,不忘使命,书写奋斗乐章。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,暂别布达拉,遥望喜格孜。我从拉萨再次启程,赶往支教地,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。

第三部分:

珠穆朗玛,蔚然大观,千山之巅万水之源在这座离天最近的城市里,我感受到了来自高原的平静。校园的阳光热烈而灿烂,校园的师生热情而淳朴。在稀薄的空气中,在藏区的环境里,我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。我们吃的是简单的饭菜,住的是普通的民房,我们的任务是向藏族学生传授知识,完成支教任务。

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,想教好书必须先育好人。为此,我积极参加培训、向其他老师请教、从网络获取资源并购买辅导资料,为完成教学任务做好充足的准备。但高原反应、交流困难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。各种考验伴随着高原的严寒一起袭来。语言环境不同使得授课过程十分困难,缺氧导致头疼发烧更是家常便饭。但是现实的种种困难并没有将我们击倒,而是让我们以更勇猛的姿态一往无前!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自信心与恒心.

劳逸结合事半功倍。刚柔相济无坚不摧。在教学之余,我见识过珠穆朗玛峰的雄伟,也凝望过雅鲁藏布江的流水,纳木错海拔五千的湖畔有我的笛声回荡,扎什伦布庄严的庙宇有我的哈达飘扬。一件件寄出的快递,一封封手写的书信是我对家人、老师和朋友的思念。亲人的关怀、导师的督促、朋友的关心和母校领导的探望,温暖着我的心,让我明白,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,所有的努力终有回报!

第四部分:

回顾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,收获了很多。有很多没看完的景,没说完的话,没做完的事。培训证书与荣誉称号只能证明一段过往,与当地师生的感情才是最深刻的记忆。离别恰逢生日,领导,同事,学生和朋友的祝福与礼物,让这份高原情更加深厚,终是离别一杯酒,待到归来话春秋!

第五部分:

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高原景色虽好,但生活还需前行。记得来路,才有出路。返回熟悉的母校,从教师变回学生。读研的过程有坎坷,有磨练。但在导师王兆波教授不厌其烦的悉心指导下,我成长了许多,也做出了一点点成果。在王老师的鞭策下,我将继续努力向前!

日子长长久久,来日并不方长。遇事勇敢面对,展现真实内心。去读书,去锻炼,去经历。学会倾听,思考和宽容。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努力改变自己。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心怀感恩,只管向前。愿我们能够扬名四海,愿我们拥有锦绣前程。

(撰稿:张星烁 编辑:王兆波 审核:杜芳林)